说起石柱特产,人们自然会说到石柱黄连。可不是,这个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中药材,着实让世人知道了在武陵山区的大山里还有个石柱。石柱黄连何以有这么大的名声?源于它种植规模大,栽种历史长,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%,占世界总产量的40%,连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都说“石柱才是黄连之乡”呢。
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,古方治痢香连丸,用黄连、木香;姜连散,用干姜、黄连;变通丸,用黄连、茱萸;姜黄散,用黄连、生姜;治消渴,用酒蒸黄连;治伏暑,用酒煮黄连;治下血,用黄连、大蒜;治肝火,用黄连、茱萸;治口疮,用黄连、细辛,皆是一冷一热,一阴一阳,寒因热用,热因寒用,主辅相佐,阴阳相济,最得制方之妙,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。”《本草正义》也说:“黄连大苦大寒,苦燥湿,寒胜热,能泻降一切有余之湿火,而心、脾、肝、肾之热,胆、胃、大小肠之火,无不治之。上以清风火之目病,中以平肝胃之呕吐,下以通腹痛之滞下,皆燥湿清热之效也。又苦先入心,清涤血热,故血家皆病,如吐衄溲血,便血淋浊,痔漏崩带等证,及痈疡斑疹丹毒,并皆仰给于此。”
据《石柱县志》记载:唐天宝元年(公元742),石柱曾“上贡黄连十斤,木药子百粒。”四川地方志记载,石柱人工栽培黄连,约始于元末明初。明初,石柱黄水坝、双河口(今枫木乡)一带农户即以种植黄连养家糊口。明代中期,黄连的栽培加工技术已日臻完善。明代后期,石柱黄水坝场已成为黄连集散地,重庆、万县(今万州)、武汉、江西等地药商纷至沓来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石柱建立国营黄连农场,专营黄连的生产销售,使黄连成为石柱的重要支柱产业。
黄连性寒大苦。这“苦”不仅是黄连的自身特性,还在于生产黄连过程中的“苦”。莽莽七曜山高原,进入冬季过后,到处都是白茫茫的荒野,不是积雪,就是霜凌。秋收结束的土家山民,只有在这冬闲时间,才能进山种黄连。铲荒,壅土,椟桩,搭棚,一住就是三五天,甚至十来天,脸上起了松皮,手上列起大口,种下去的黄连,还要管理5年过后才能收,你说这算不算“苦”?石柱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,磨炼出了憨厚、朴实、勤劳、吃苦的品格。
“亲近自然上宝山,山高处处出黄连。黄连产地更知苦,苦种乐收也变甜。”(梁上泉《石柱歌》)“向坝山上一块田,一半湿来一半干,半边湿地种甘草,半边干田栽黄连。你若吃得黄连苦,就能尝到甘草甜。吃苦耐劳奔小康,笑口常开乐万年。”(民歌《吃苦耐劳奔小康》)黄连不仅是石柱的特色产业,更成就了石柱的一张名片、一个象征。以黄连为题材的电影就是《黄连厚朴》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《黄连有点甜》。这些影片不仅诠释了黄连的自身功效,更重要的是展示了石柱土家人的人文精神:诚实,善良,勤劳,好客。
石柱,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。这里,环境生态,民风淳朴,孕育出来的黄连都“有点甜”,太阳出来了能不“喜洋洋”吗?(作者 陈刚权)